埃及的神话世界充满了创造性的意…
怎样品味欣赏现代艺术作品
许多人都对现代美术作品感到困惑和愤怒:“为什么现代美术作品中有那么多不明所以的随机图形?这难道不是画家随便乱涂的吗?这有什么艺术价值?小孩子也能画成这样啊?难道就是因为艺术家有名气,涂两笔就是艺术作品了?这有什么技术含量啊?”
很明显,提出这样问题的逻辑是:这么两三笔,我也能画出来,那么画家和普通人有什么差距?
而愤怒在于:连我都画得出来的作品,居然卖价这么高?但是如果是我来画,就是废纸一张,这太不公平了!而且这么简单的画面,那些画家一天就能画好多张,这有什么意义啊?这不是明摆着抢钱吗?凭什么让这种破烂东西赚钱!这是公然的骗子!这个社会怎么了?!
这次,我采取一种顺应你心情的方式来为你解答。
既然你认为这样的作品一般人都能画出来,我建议你完全可以试试,是否能够完整临摹一幅抽象派美术作品?临摹得一分一毫不都差?比如下面这幅蒙德里安的作品。你知道这幅画价值连城,所以你完全可以仿作一下,来证明自己有没有制作价值连城的能力。你必须使用和蒙德里安一样的作画工具,也就是仅仅是颜料、画笔和画纸/布。
对于一个没有受过美术训练的人而言,这显然非常困难。即便允许你使用标尺画直线,你也会因拿不准线条起点的位置而犹豫,更因为控制不住画笔而使颜色总是漫过边界而伤脑筋。更麻烦的是这种红色和紫色,可能不在你的颜料管里,你得想办法去调出这种颜色来。然后你还要花大量时间纠结水和颜料的比例以免让色彩显得太单薄。
你开始发现,完成这样一幅作品肯定不是你原来“想象的那样简单”。
如果线条不是这样规整,你就更抓狂了。你陷入这些你眼中“混乱线条”的定位里,并对准确调出丰富的色彩束手无措。估计你花上一周时间也完成不了下面这张康定斯基的作品,并做到完全一致。
好在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也不是你想象中的“一天就能画好多张”。他们大概用了和你差不多的时间,甚至比你所花更长的时间,去完成这样一幅作品。
于是你说:嗯,这么说来,这些画作在技术上还是有些劲道的。好吧,我承认画家比我会画直线和曲线。但是这种构图算什么呢?就这么几根线条,几块颜色,既不像猪又不像鸭,这画的到底是什么呢?要是不拘泥于临摹,我也能随便涂几笔,取名无题,挂在墙上展出了。
如果你真的这样想,那么恭喜你,你刚开始学习如何去欣赏艺术作品。
在这里,我要强调的也就是这句话:欣赏艺术作品时,永远都要思考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表达。
你要相信艺术家们永远比你要会画画。你所能想到的绘画,大多已经被他们实践过了。
于是你得思考,既然这些艺术家们能够去描绘人物、风景、建筑等等你所熟悉的对象,为什么他们不这么做?他们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不同寻常的方式?
艺术不是模仿。这句话在艺术界几乎是常识,但是你不一定能很快意识到。你喜欢按一般人的认识以及你原来的口味去品评画作。有时候你会有点个人的审美感,比如你对蓝色很敏感,那么那些以蓝色表达为主的作品就会让你有所思。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这种思路扩宽,以便我们欣赏更多的画作呢?
丰塔纳割破画布作品受市场追捧
在伦敦2月的当代艺术主题拍卖上,卢西奥·丰塔纳的市场表现相当不错,他的两件作品分别亮相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,其中《Concetto spaziale, Attesa》在佳士得以396万英镑(估价180-250万英镑)成交,《ConcettoSpaziale, Attese》在苏富比以144万英镑(估价80-100万英镑)成交,均高出最高估价。
作品的副标题是意大利文attesa和attese,分别是意大利语中的等待和期望的动词和名词形式,据说意义是观者原本“期望”看到一个正常画面的想象空间,但丰塔纳一刀毁掉了这个“期望”。
艺术家封塔纳(1899-1968)最为人知的艺术贡献在于其一系列“割破的”画布。他因此成为极少主义的始祖。1949-1950年间,封塔纳开始刺穿其画布,他说,“打破了画布的空间,好像在说:自此我们可以自由地做我们喜欢的了。”封塔纳同时也将其视为一种唤出的无限,声称“我创造了无限的一维。”